丧礼就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大致模仿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把死
丧礼,就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大致模仿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把死者送走。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人刚死时,要给他洗头、洗身体,要把头发束起来,为其修剪指甲,把玉、珠、贝、米之类放在死者的嘴里,都是仿效他活着时所做的事。不洗头的话就把梳篦沾湿,为死者梳三次头发,不洗身体的话就把毛巾沾湿,为其擦拭三遍。然后在他的耳朵里塞上玉,嘴巴里放上生的稻米,嘴里含上白色的贝壳,这是返生之法。入殓前给死者穿上内衣,外面加上三层衣服,把笏插在腰带上而不要设钩带。用绢帛盖住死者的面孔,头发束起来,男不戴帽,女不插笄。然后把死者的名字写在旌旗上,放在神主牌上,那么死者的名字就仅仅出现在柩前。陈设陪葬的器物:头上有帽子但没有包头发的布,有陶器但里面不放东西,有席子但没有床垫,木器不加雕饰,陶器只有简单的形状,但不能用,竹编的器物也只是略具其形而不能用,笙竽、琴瑟都陈设在那儿但不能弹奏音乐,送葬的车要埋掉,驾车的马则可以返回不埋,但不再用了。准备日常用品拉到墓地,像搬家一样。简略而不全备,只是大貌相似,而不求精工细作,赶着车把伴葬物品运到墓地埋葬,车铃、车鞅、嚼子和缰绳、车套都不入葬,但都不再用了。像搬家一样,又表示不再用了,这些都是为了强调孝子的哀思。所以活着时用的器皿,只是起到仪式的作用而不是要有实用,随葬品只是象征品而不具有实用。大致说来,礼的目的:侍奉生者,是为了表达欢乐;往送死者,是为了表示悲哀;祭祀,是为了表达敬意;军事礼仪,是为了表现军威:历代帝王都是这样做的,古今也都是一样的,但没有人知道这些礼仪的来源。所以墓穴和坟墓的样子,像人住的房子,棺椁的形状,像车的样子;覆盖尸体的布,覆盖棺材的帐子、装饰棺材的物品,丧车的饰品,样子都像门帘帷帐;挡土的那些葬具,样子像墙壁、屋顶、篱笆和门户。所以丧礼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用来表明生与死的意义,表示用哀痛崇敬的心情送死,并最后加以周全地埋葬。埋葬,就是怀着敬意把死者的形体收起来;祭祀,就是怀着敬意侍奉神灵;那些铭文诔文,世代相传的记载,就是怀着敬意把死者的名字传下去。侍奉活着的人,是用礼对待生命的开始,送死,是用礼对待生命的终结。养生送死都做到尽心尽力,那么孝子该做的事情也就做完了,圣人之道也就全备了。
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
刻:刻薄。附:增添,丰厚。墨:指墨家的节葬主张。
法式:法则仪式。
刻薄死者而厚待活着的人,这是墨家的主张,刻薄活着的人而厚葬死去的人,这是糊涂,杀死活着的人去陪葬死者,这是害人。大致模仿一个人活着时候的情形去为他送死,使得生死始终无不合宜完善,这是礼义的法则仪式,是儒家的主张。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益损也,故曰无适不易之术也。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之丧,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礼以是断之者,岂不以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小者是燕爵,犹有啁啾之顷焉,然后能去之。故有血气之属莫知于人,故人之于其亲也,至死无穷。将由夫愚陋淫邪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纵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彼安能相与群居而无乱乎?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故先王圣人安为之立中制节,一使足以成文理,则舍之矣。
称情:根据哀情轻重。立文:制定丧礼的规定。
饰群:区别人的亲疏贵贱。群,指五服之亲属。
齐衰(zīcuī):熟麻布做的一种衣服。苴(jū)杖:哭丧时拄的竹杖。居庐:同“倚庐”,守丧人住的小木屋。
-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图]
- 门阀家学大体为门阀政治的产物而家学本身又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图]
- “故迂其途”五句杜牧曰“上解曰以迂为直是示敌人以迂远;敌意已[图]
- 胡毋彦国说出佳妙的言辞连续不断就好像锯木头时吐出木屑一样是晚[图]
- 上地当为秦国的地名 邯郸古都邑名战国时赵国都城故[图]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明[图]
- 博意含义宏大广博 回说合意附和别人的意思进行答复([图]
- 大将军官名东汉将军的最高称号位在三公之上掌管统兵征伐并执掌朝[图]
-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图]
- 夜送赵纵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这首诗涉[图]